在國家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背景下,醫用物資精細化管理已成為醫院提質增效的關鍵突破口。南通大學附屬醫院(以下簡稱“通大附院”)作為連續三年獲國考A+、躋身“國考百強”的區域醫療中心,年接診量超300萬人次、手術量超9萬臺次。2024年,醫院攜手國醫科技完成SPD服務模式戰略升級,從“商業合作”邁向“純第三方服務”,以全鏈條管理革新破解耗材管理痛點,為三甲醫院智慧供應鏈建設樹立行業標桿。
百強醫院的轉型抉擇:精準錨定管理痛點
隨著東院區建成運行,通大附院迎來“一院兩區,東西兩翼”發展新格局,管理體量與運營規模擴張,傳統模式下利益沖突、多院區物資協同困難、手術室耗材管理漏洞、骨科高值耗材追溯復雜等問題日益凸顯。面對年耗材采購規模近18億的管理體量,醫院亟需一套系統性解決方案,破解運營效率與成本控制的雙重瓶頸。
國醫科技憑借全國超200家醫院的SPD運營經驗,通過深度調研精準定位核心痛點。以“純第三方服務模式”破局,以醫院運營需求為唯一導向,剝離商業屬性,重構“降本、增效、提質”的耗材管理生態。
創新模式破局:全鏈條管理革新實踐
(一)戰略轉型:邁向純第三方服務模式
通大附院自2018年引入SPD項目,經過五年商業模式的探索,基于合規管理要求等考量,于2023年啟動戰略升級。通過嚴格的招標流程,綜合評估服務能力、技術實力及行業口碑等因素,最終選擇與國醫科技達成合作,完成了從商業模式向純第三方服務模式的轉型。作為獨立第三方,國醫科技確保服務運營的中立性與專業性,真正以醫院需求為核心,回歸SPD服務本質。
(二)多院區同質:構建高效協同網絡
針對通大附院“一院兩區”的運營格局,國醫科技構建“SPD云倉-院內周轉庫-科室二級庫”三級聯動智慧物流體系。通過院外云倉完成賦碼驗收與跨院協同,院內周轉庫實現精準配送,構建采購、倉儲、配送、消耗全流程追溯體系,有效緩解倉儲壓力,保障各院區間耗材供應的及時性與穩定性,實現管理標準的統一和服務品質的同質化。
通大附院云倉模式下各區域布局
(三)手術室革新:“日清月結”驅動精準管理
作為醫院管理的關鍵環節,通大附院手術室耗材管理由國醫科技SPD運營團隊駐點保障。團隊基于“日清月結”管理模式,開展不間斷耗材運營服務,嚴格規范耗材領用、使用及收費全流程,構建“零誤差計費體系”。非條碼管控耗材通過手術套包管理,術后同步HIS計費,并進行套包消耗后補貨。對于條碼管控耗材,SPD運營人員每日對退回耗材進行回庫復核,系統生成“日清差異表”提交手術室處理,確保庫存數據與實際使用情況完全一致。
通大附院手術室日清月結管理場景
(四)骨科管理閉環:強化安全與可追溯
骨科耗材管理因其特殊性要求更為嚴格。國醫科技為通大附院定制了骨科耗材閉環管理方案。常規耗材采用組套備貨模式,醫護人員按需申領,使用時掃碼計費。對于骨科植入物等專用耗材,由醫學裝備處駐點手術室進行嚴格驗收,確認無誤后送消,由SPD人員配送至手術室庫房,實現“采購-驗收-使用-計費”全流程閉環管理,有效保障骨科耗材使用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。
骨科耗材閉環管理流程
通大附院第三方SPD模式項目上線一年來,在成本、效率、管理層面實現多維突破:
成本管控方面,通過精細化管理和資源優化配置,醫院低值耗材節約率達2%~3%,年均節約約1200萬元;高值耗材節約率高達10%,年均節約近3000萬元。
效率層面,SPD規范了耗材供應鏈全流程,相關節點操作時間大大縮短。數據表明,單臺手術平均節約時間為12分鐘,手術臺次峰值提升8%。
管理層面,SPD運營人員全面承接耗材入庫、上架、配送、盤點等工作,減輕了院方管理負擔,讓醫護精力回歸臨床,同時組套備貨模式減輕了供應商配送壓力及驗收組工作負擔,院內協同效率顯著提升。
通大附院的實踐證明:當SPD運營剝離商業屬性、回歸管理本質,其釋放的效能能夠重塑醫院運營邏輯。從手術室“零誤差計費”到骨科耗材“全流程追溯”,從多院區“云倉聯動”到全院級“成本管控”,國醫科技以純第三方SPD模式,為醫院物資管理提供了可量化、可復制、可追溯的解決方案。在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,唯有以“精耕細作” 的態度深挖管理價值,方能讓醫療資源真正聚焦臨床服務,為患者健康筑牢保障基石。
國醫科技始終致力于以專業服務驅動醫療供應鏈革新
期待與更多醫院攜手,共探智慧醫療新未來